與西藏結緣在祖國的邊疆,有我的鏡頭

1960年,即將高中畢業的劉麗嘉在傢鄉四川遂寧報考瞭西藏歌舞團,西藏歌舞團在遂寧主要招收從事話劇的話劇演員和能歌善舞的青年文藝愛好者,同時招收一名舞臺美術設計人員。劉麗嘉從小就對美術感興趣,中學老師得知西藏歌舞團招收舞臺美術設計,就推薦劉麗嘉去報考。面試劉麗嘉的老師是西藏歌舞團的一個樂隊指揮,之前他已從學校瞭解到劉麗嘉在美術方面很有天賦,面試時他自己做瞭一個造型,讓劉麗嘉畫一張速寫表現一下。這對劉麗嘉來說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他用很短的時間畫瞭幾幅速寫。這位主考官用嘉許的口氣對劉麗嘉說,你畫得不錯,回去等通知吧。劉麗嘉帶著輕松的心情回到瞭鄉下的老傢。

1960年7月,劉麗嘉收到瞭正式通知。西藏歌舞團這批錄取瞭22位學員,他們很快到遂寧縣城報到。7月底,他們一行到成都集中,住在成都人民北路西藏工委的一個招待所裡。到瞭成都後,劉麗嘉聽帶隊老師說,現在西藏已經開展瞭轟轟烈烈的民主改革,上級領導要求我們這批人要立即進藏,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每個人都要投入到民主改革運動中去。

進入《西藏日報》接觸攝影

1961年10月,《西藏日報》缺少美術編輯,就將劉麗嘉調入《西藏日報》美術副刊組做美術編輯,劉麗嘉跟隨當時《西藏日報》常舒泰老師學習報紙的版面設計。由於劉麗嘉聰明能幹、工作勤奮,很快就得到瞭副刊組老師的肯定。由於他有很好的美術基礎,這一時期,他還做瞭很多報紙刊頭、插畫、剪紙,用到《西藏日報》的版面設計當中。

《西藏日報》創刊於1956年4月22日,是從十八軍進藏部隊行軍路上馱運的圓盤機油印小報發展起來的。1960年5月,西藏日報社與新華社西藏分社合並辦公,這一時期,攝影記者有任用昭、陳珺、陳宗烈、馬競秋、馬鵬萬等。兩單位合並時期,任台中中古餐飲設備收購用昭任攝影組長。

1962年初冬,西藏日報社與新華社西藏分社“分傢”,攝影記者任用昭、馬鵬萬、馬競秋調新華社西藏分社。1962年11月底,劉麗嘉向當時《西藏日報》攝影組的組長要求調入攝影組做一名攝影記者,攝影組組長說:“這需要組織上的安排。”劉麗嘉當時很年輕,有沖勁,決定給西藏日報社的總編輯金沙寫一封信。金沙於1960年4月從《人民日報》調到《西藏日報》任總編輯,平時給人的印象很威嚴。劉麗嘉在金沙晚上下班之前,將這封信送到瞭他傢裡。交信前,他很平靜,交完信後,心裡便七上八下起來。劉麗嘉想,如果金沙總編輯不批準,說不定還會批評他不安心本崗位工作,認為他好高騖遠。那一夜,劉麗嘉失眠瞭。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天一大早劉麗嘉剛上班,人事科科長史保善就通知他到攝影組報到。他終於如願以償地調入攝影組工作。到瞭攝影組,組長安排他主要負責暗房、沖洗膠卷、放大照片、保管攝影器材及耗材,包括管理記者拍攝的底片資料等工作。劉麗嘉開始學習暗房放大技術,配置D-72

、D-76顯影藥液及定影藥液。因為非常熱愛攝影工作,他自己到圖書館查找資料,到書店購買有關技術及攝影方面的書籍,虛心向老攝影記者學習。劉麗嘉本來具有高中文化,很快便掌握瞭攝影、暗房、沖洗全套程序。

拍攝西藏38年

1963年初,劉麗嘉開始較為專業地拍攝西藏。《西藏日報》發稿時間是下午和晚上,上午一般沒什麼事,劉麗嘉就利用這段時間到拉薩郊區進行采訪拍攝。那段時期,他學習瞭一些簡單的藏語,加上手語及自己的觀察,基本能按新聞五要素的要求進行拍攝,一些圖片開始在《西藏日報》上發表。上世紀60年代初,西藏日報社級別劃分嚴格,有見習記者、記者、主力記者等不同級別,那時資深的記者才能署名“本報記者某某”,而劉麗嘉連見習記者都不是,他在《西藏日報》上發表的照片隻能署“本報通訊員”,但他依然堅持,努力拍攝好感興趣的題材。

1963年夏,他跟隨《人民畫報》攝影記者茹遂初到拉薩郊區的七一農場進行采訪,他看見當時七一農場有很多北京鴨。仔細觀察後,劉麗嘉選擇用逆光進行拍攝,他認為利用逆光能更好地勾勒出這些鴨子的輪廓,增加畫面的美感。同時,也能更好地反映出被攝物的質感及人物造型的美感。由於當時劉麗嘉使用的相機不能進行測光,劉麗嘉就采用區域曝光法進行拍攝。他回到暗房沖出底片後,激動地看到底片密度合適,反差均勻,顆粒細膩,他的處女作《北京鴨在拉薩》就這樣誕生瞭。此作品在張冠台中二手餐飲設備買賣嶸老師的推薦下入選“1965年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攝影藝術展”。這幅作品的入選,極大地堅定瞭他做好攝影工作的信心。

1965年,他拍攝瞭《拉薩新大橋通車》,這一影像是西藏自治區成立前夕各種慶祝活動中畫面較為完美的一幅優秀攝影作品,劉麗嘉采用高角度對稱構圖,將遊行慶祝的車隊與人群場面很完整地記錄瞭下來。畫面右邊1954年康藏公路通車時的鐵橋,也被拍攝下來。這幅作品畫面構圖完美,信息量大,是研究那個時期歷史的重要影像之一。

到2000年8月,劉麗嘉在藏工作四十年,采訪、拍攝瞭從張經武到郭金龍十幾位西藏自治區領導,拍過數萬張照片,發表、展覽、獲獎無數,年台中收購餐飲設備滿60歲光榮退休,將心愛的尼康FM2和尼康F3相機等攝影器材交還西藏日報社。2003年8月,劉麗嘉重返西藏旅遊,拍攝瞭《朝佛路上》等一批民俗風情照片。

(責編: 常麗)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一川抽水肥清理行|台中抽水肥|台中市抽水肥|台中抽水肥推薦|台中抽水肥價格|台中水肥清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zr517z3n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